流通业发展司

首页>零售行业创新转型>工作动态

来源: 类型:

南京市打好“组合拳” 深入推动便民生活圈建设

南京市统筹谋划便民生活圈建设,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做到“上”与“下”良性互动;坚持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相结合,做到“点”与“面”同向发力。全市计划5年内建设80个便民生活圈,截至目前已完成15个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

一、 领导高度重视,彰显工作力度

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便民生活圈建设。市委主要领导专题调研,强调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既能方便群众消费、提高生活品质,又能疏通经济“毛细血管”微循环。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议,要求成立由市商务、发改、规资等部门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市政府将“打造1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纳入2022年度市级民生实事项目,江北新区、玄武区等5个区政府将“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纳入区级民生实事项目。

二、 坚持系统推进,强化专业深度

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社区发展经验,走访调研全市社区发展现状,商务、规资等15部门联合出台《南京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实施意见》,推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属地型商业空间。聚焦居民“衣、食、住、行”,市规资部门制订《南京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修订《南京市公共配套设施规划标准》,指导社区开展规划研究、编制和实施工作。立足南京实际,梳理社区情况,按照“金陵特色、分类引导、精准匹配、精细供给”的建设思路,联合知名咨询机构编制完成《南京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发展规划》。

三、 加大考核激励,调动干事热度

商务局牵头印发《南京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验收考核标准》,从规划建设方案、场地设施环境、基本保障业态、微利性公益性民生业态、品质提升业态、连锁品牌发展、数字化应用转型、规划运营管理等方面确定了27项打分指标,分成合格和优秀两个等级。统筹省、市专项资金,对通过考核验收的便民生活圈给予30—40万元的资金奖励,提高建设主体的工作积极性。

四、 挖掘百姓需求,提升便民温度

南京市紧扣“一老一小”民生热点,制定完善居家适老化改造政策,计划完成3600户失能、半失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全国首创在农贸市场设立“小课桌”,为经营户子女提供良好学习环境,央视新闻频道、新华日报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将“小修小补”等便民业态引入室内,打造科巷新市集、龙江智慧邻里中心等网红菜场。整合各区微利性民生业态分布网点信息,利用“我的南京”APP等平台搭建全市便民服务网络。发挥便民生活圈盘活空间资源作用,利用“金角银边”打造口袋公园。今年疫情期间,便民生活圈迅速实现“平急转换”,成为距离老百姓最近的“服务区”“补给站”,有力保障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创新应急保供路径。

五、 支持基层创新,拓展服务广度

首创便民生活圈社区商户自治模式。指导秦淮区朝天宫街道、扇骨里社区、鼓楼区裴家桥社区成立商户自治组织,围绕 “自治、共建、共享、共成长”的目标,制定经营管理标准,规范商户服务行为,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积极推行“社区规划师”制度。市商务局联合市规划资源局在鼓楼区回龙桥社区开展社区规划师试点,优化街区布局。江宁区晨光社区成立专项课题组编制《东郊小镇社区营造导则》,为社区场景更新提供目标指引和工作路径。创新社区邻里中心管理模式。秦淮区扇骨里邻里中心利用PPP政企合作模式,引进专业的社区商业运营公司负责日常管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开展社区消费节、发放消费券等活动,帮助商户引流推介、恢复活力。

查看更多意见

单位名称
姓名
手机号码
意见分类

发表意见建议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
智能问答